默认计划
(0人评价)
2025客观-基础阶段-刑法
价格 ¥ 1980.00
该课程属于 2025年主客一体网络预热班
请加入后再学习

C.丙将钱某门前停放的摩托车谎称是自己的,卖给孙某,让其骑走。丙就钱某的摩托车成立盗窃罪

C选项,考查三角诈骗与盗窃罪间接正犯的区分,关键要看被骗人有无处分(转移占有)权限。(1)对于孙某支付的购车款,丙虽有骗的行为,但因被骗人孙某可主张善意取得无损失,被骗人没有财产受损,行为人不能构成诈骗罪。(2)对于钱某的摩托车,归钱某占有,孙某客观上实施了秘密窃取的盗窃行为,因无盗窃故意,不构成盗窃罪。丙虽欺骗孙某,但被骗人孙某客观上没有骑走摩托车的权限,丙欺骗的并不是具有处分权限的人,不构成诈骗罪;支配利用没有盗窃故意的孙某来盗窃钱某的摩托车,构成盗窃罪的间接正犯。

[展开全文]

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:理解差异的关键
在法考和法硕中,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是两个重要的概念。虽然两者都涉及到不同法条之间的关系,但它们的区别在于法条之间的联系性质和法益的不同。

从法理上讲,法条竞合是规范层面上的竞合。立法者立法制定罪名时就规定两罪罪名之间 存在构成要件交叠关系。一个具体案情恰好落在两罪交叠之处,就形成了法条竞合犯(单纯的一罪)。而想象竞合则是事实层面上的竞合。是因行为人实施具体行为时的特殊性造成的,一般是因一行为造成数个结果、侵害数个法益而造成。取决于案件事实,亦即,现实行为触犯了两个不同的法条,但不同法条之间不一定具有包容与交叉关系。区分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的最简单方法:在于看刑法对于二罪名有无明确规定交叠关系,或者构成要件有无交叠关系。当形式上一行为触犯两罪,如果刑法明确规定两罪构成要件之间有交叠关系,一般是法条竞合;没有明确规定交叠关系,一般是想象竞合。

 

[展开全文]

授课教师

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、北京大学法学院刑法学博士

课程特色

直播(16)
下载资料(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