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对刑事责任时期,8种是对犯罪行为,不是指罪名;15岁,非法拘禁过失致人死亡,不追究刑事责任;
客观不法+主观有责
14、16岁生日当天为不满14、16岁,第二天为已满;
行为和责任同时,以行为时是否有责任为基准;
不作为行为评价是作为时能够避免结果发生才能成为不作为犯,如果不能避免,则不成为不作为犯;
转化抢劫罪不适用于14~16岁;
刑事责任能力:不能辨认,不能控制;
医学标准和法学标准结合,不能用医学标准代替法学标准,有精神病不等于无责任能力;
抑郁症不影响辨认能力;
吸毒--失去辨认能力—犯罪,不适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判断;
自陷醉酒是按主观故意判断,不知是酒而被陷害不是主管故意;不管生理性与病理性;
客观行为,再结合行为时醉酒按行为时清醒心态(主管)来判断;
某人想抢劫但无胆量,于是喝醉酒进行,用暴力实施了强奸行为,产生了两个事实:抢劫和强奸,清醒是的主观故意是抢劫,而无强奸故意,因此,他应该成立抢劫罪既遂,不成立强奸罪,但对方可以主张民事赔偿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