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观不法:行为为当时,结果为事后评价;
行为、对象、结果、因果关系,顺序排列;因果关系归责;有一些罪,需要有实害结果才可定罪;
相当因果关系说,交通肇事中承担主要责任的承担刑事责任;
多个原因中找出对结果影响最大的条件作为相当性原因;存在不引起危害结果的原因;
1、找出条件;2、找出主要条件;3、因果关系;4、归责;
有因果关系就有条件关系,有条件关系但不一定有因果关系;
条件关系+相当性=因果关系;刑事应用(民法、行政法不一定)
特殊体质有因果关系,但不一定构成犯罪;
找出所有原因、条件,然后进行相当性比较(各条件作用大小),得出因果关系;两步三因法,相当性的比较是重点;
依附关系,条件之间的联系会引起归因,从普通百姓角度分析;也是归因的重点;
客观评价要依靠主观来进行;
刑事思维立足于有利于犯罪嫌疑人(疑罪从无)、被告人,民事思维立足于有利于被害人(连带责任);
因果关系无法证明时,适用疑罪从无(刑法与刑诉法结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