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考知识点庞杂、难度高,备考必然是一场持久战。正是因此,法考er通常会将备考划分为多轮次,通过持续的学习与复习,巩固知识、构建体系、提升应试能力。

当前,许多考生都已完成了核心六科(民法、刑法、民诉、刑诉、行政法、商经知)的一轮学习,进入了复习阶段。

那么,有哪些好用的复习方法,可以帮助法考er在冲刺期高效复习、有效提分呢?

 

制定计划,付出行动

复习绝非盲目推进,科学规划是效率的基石。同学们可以根据各科分值占比,以及自身对各学科的掌握程度,制定更加适合自己的复习规划。

比如,第二轮复习总共花费1个月的时间,其中七天复习民法、七天复习刑法……每天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来刷题,两个小时来背诵……

总而言之,想完成一个大目标,就要先把他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,再逐一攻克!

关键提醒:计划实现的前提在于执行!一个完善的计划是很好的助力,但更关键的还是同学们能行动起来,按时按质地完成各项任务!

针对于此,建议同学们留出一定的弹性时间,应对突发情况或难点攻坚,并定期(如每周日晚上)回顾计划完成情况,根据实际进度和效果微调后续安排。

 

思维导图,查缺补漏

复习时,仅对照着书本直接看,你会感觉到处都是熟悉的考点和内容,是很难找到疏漏之处的。

思维导图则是打破此陷阱、进行主动知识检索、完成查缺补漏的利器。
同学们可以从具体学科的章节、模块、重点、关键词或短语出发,搭建学科思维导图。

比如:刑法→ 总则/分则 → 具体章节(如犯罪构成)→ 核心知识点(如主观要件、客观要件)层层展开。

在复习的时候,可以看着思维导图的主干,尝试复述或默写出各个分支的详细内容。卡壳、模糊的地方就是你的知识盲区,需重点攻克。
回忆后,迅速对照教材或笔记,将遗漏或错误的知识点在思维导图上用醒目的颜色标注出来,作为后续复习重点。

 

锥形复习,深度突破

锥形学习法,即短时间内,集中全部精力,像锥子一样聚焦于单一目标持续发力,实现高效突破。

在法考复习中,则可以抽出一段集中的时间,进行某一学科,或者某一题型的深度突破。

如此,不仅可以避免在不同学科/任务间频繁切换导致的时间和注意力浪费;还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看到某一目标实现的显著成果,从而增强信心。

举例而言:

抽出一周的时间全力攻克民事诉讼法,在本周内集中进行民诉的听课、看书、做题、总结,加深理解和记忆连贯性。

抽出5天的时间攻克多选题,集中刷这类题型,进行高强度训练。并梳理解题思路,总结归纳答题技巧。

特别提醒:在集中攻克一个目标时,可以安排少量时间(如每天半小时)快速回顾其他学科的核心框架或错题,防止遗忘过快。

 

复习错题,模考检测

刷题是法考er实践运用考点、适应考试提分的重要方式。在冲刺期,则建议同学们花些时间在错题和模考。

错题集是你知识短板与失分点的直接映射,也是法考er冲刺提分的关键所在。

复习时,可以遮住答案和解析,重做一遍错题集;后续再结合具体的解析和标注的错因,检验自己是否已经真正掌握。

阶段性模考是复习的试金石,能清晰显示你在哪些学科、哪种题型上失分严重,为后续复习提供精准方向。

除此之外,模考还能让你提前适应考场氛围,合理分配时间,找到较为适合自己的答题节奏。